压缩机宣传册封面设计(「走进身边的沈阳历史」镜头的分量)

作者:访客 时间:2023年07月29日 04:39:01 阅读数:3人阅读

当工业文明加速着城市的进程,给城市留下标签似的烙印时,也会把它炫若烟火的精神弥散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与城市灵魂相融,与城市里人们的精神相通,与城市里人们的生活相伴,从而熔炼出一种独特而迷人的城市气质,交织出一片融入血脉中的人间烟火。而这烟火气浸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这座城市而努力着,奋斗着,希冀着,幸福着……

压缩机宣传册封面设计(「走进身边的沈阳历史」镜头的分量)

《高压实验室》

说起沈阳的老工厂,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她,翻看她留下来的相册,就像翻开一部沈阳工业的历史画卷。留住那些难忘岁月的人,就是我的母亲于兆,她用镜头和笔记录下沈阳工业发展的点点滴滴,她是我心中的骄傲。

母亲曾作过东北军区战地记者、新华社、辽宁画报摄影记者,是新中国培养出的第一批女摄影家。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至九十年代初,她用相机拍摄下了《沈阳变压器厂》《沈阳电缆厂》《沈阳水泵厂》《蚂蚁啃骨头》《高压实验室》《炼钢车间的早晨》等珍贵镜头,记录了《苏联专家在沈阳》《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全国劳模尉凤英》等新中国成立后围绕沈阳工业起步腾飞发生的诸多重大事件,也留下了“共和国长子”发展壮大一路爬坡的史料见证。其中《蚂蚁啃骨头》作为沈阳工人的骄傲记录,刊发于《人民日报》《大众摄影》;《高压实验室》等三幅照片被收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型宣传画册《中国》,这本画册曾作为国宾礼物赠送给外国朋友。

在拍摄《蚂蚁啃骨头》这幅照片的过程中,她爬到高处,采用大场景俯拍的方式,利用分组与围绕中心相结合的构图,充分表现出工人阶级在没有先进的大设备情况下,自己动手,自力更生建设祖国的精神和高昂斗志。半年时间里,工人们像小蚂蚁般制造出小机床,再利用这些“小蚂蚁”似的机器,去“啃”硬骨头般的大部件,最终生产出我国第一台“红旗牌”240马力氮氢气体压缩机,填补了我国氮肥设备生产的空白。《人民日报》1958年8月20日头版头条以《小蚂蚁能啃大骨头,小机床能造大机器》为题,向全国推广“沈阳经验”,并配发了此图片。

压缩机宣传册封面设计(「走进身边的沈阳历史」镜头的分量)

《蚂蚁啃骨头》

为了留住压缩机制造成功这一珍贵镜头,母亲吃住在工厂,每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拍摄场景,并最终选择了高处俯拍的方式。拍摄那天,她爬到高处,连续跟随拍照,本来长时间拍摄就消耗体力,更何况母亲还有点晕高。拍摄完最后几组镜头,母亲说,她的腿都“飘”了,差点从高处掉下来。

在拍摄《高压实验室》这幅照片的过程中,她再次爬到十余米的高处,采用大场景俯拍的方式,利用人与设备反差、高低反差、光线与场景明暗对比、以设备烘托中心人物的构图方式,既表现出新中国工人阶级敢于攀登的精神,又表现出他们内心的崇高与伟大。可以说,我的母亲为宣传沈阳蒸蒸日上的工业发展形势及树立沈阳重工业城市的高大形象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红火年代添光增彩。

改革开放以后,沈阳水泵厂承接了为当时联邦德国生产电机锅炉给水泵的任务。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刚刚对外开放,外国技术人员不了解中国,也不太相信中国人能按照他们的技术指标完成合同,验收也达到了苛刻的程度。但,当他们发现沈阳工人生产出的水泵甚至高出了他们的技术标准时,不由得伸出大拇指,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连连说出“沈阳,好样的”。正在沈阳水泵厂采访的母亲迅速抢拍,把德国技术人员对沈阳工人发自内心的钦佩,通过竖起的大拇指和沈阳工人充满自信的笑容,永远定格在一组《KSB公司服气了》的照片里,并刊发在《辽宁画报》上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沈阳水泵厂也成为沈阳工业的又一个骄傲。

曾经有一次我陪她去采访,看着烈日里走得气喘吁吁的母亲,我让她把摄影包给我,她坚决不同意。除了器材贵重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她一直把相机视为生命。如今,回顾母亲留下那些有关沈阳工业发展的宝贵镜头,真正感受到了母亲的镜头中,那些沉甸甸分量。

我想,老一辈为建设和宣传沈阳工业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奉献了自己的年华,作为后辈的我们,更应该学习他们那种高昂斗志和艰苦奋斗精神,用我们的双手打造出更新更美更好的沈阳。


来源:沈阳日报 作者:董斌

沈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沈阳网)编辑 王沛霆